GLECenter.org

陳月美;施瓊瑛;李惠美;葉貞吟 (原高雄新興教會幼稚園老師)
周淑慧牧師按: 今次回台灣主持餐會,幸遇幾位多年老友,是我半個世紀前在高雄新興教會牧會,擔任幼稚園主任時的同工和好朋友。這次相見,回憶起從前的歲月,彼此述說神的恩典,心中充滿說不盡的感恩。以下是幾位老師回憶當年情景,感恩生命經歷的故事。
陳月美老師
今年很榮幸參加了台灣普世豐盛生命協會舉辦的感恩餐會,因周牧師為協會之事在台灣各地往來奔波,行程極其緊湊,好不容易才得以與她和家人同聚相敘,歡喜之情實在難以言表。
遙想當年,吳德聖牧師和周淑慧牧師赴美之前在高雄新興教會牧會,周牧師亦擔任教會附設的幼稚園主任。我們這群老師因而有幸成為她的同事。一別五十載,這一次難得的相聚,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彼此交融:驚奇、讚美、歡笑、問候、關懷,實在有數不盡的親密愛意要向彼此表達。彷彿走入時光隧道,搜尋過往生命的足跡,追憶有如一股活泉不斷湧出,沁入心田的暖流,溫潤著歲月留下的痕跡;吳德聖牧師瀟灑開朗的笑容;風趣幽默和親切鼓勵的話語;孩子們純真可愛的臉龐,清晰地迴盪在腦海中。所有的悲歡離合,都已化作無限的感恩與讚美。
與周牧師共事期間,每天清晨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她親自帶領的晨更禱告及工作重點提示。每逢學期前必超前準備有關單元的編排、兒歌的創作及教學的規劃。周牧師常有新的靈感,每當她說「我有個新的idea 」時,我們曉得她的主意總是新穎活潑,但我們心裡卻因壓力而倍感著急,因我們得絞盡腦汁、盡心盡力來完成。感謝主,因著這種挑戰,老師們不得不動腦筋,結果人人都被訓練成思路靈活、動作敏捷的人。這使我們終生受益,確實感恩無限。
猶記初來應徵教職時,周牧師問我:「會彈琴嗎」?我說「一點點」。( 其實只認得音符的位置。) 周牧師說:「教幼稚園,這樣就可以。」等到安排到小班任教,發現以琴聲控制引導學童真的很重要。我手指放在風琴上,雙手卻不知所措,只得通過誇張的聲調和表情講故事來吸引學生。周牧師暗中觀察,心知肚明我是個濫芋充數,不稱職的教師。但她並未點破,而是用她寬宏包容的愛心,將我調到中班( 學生較乖巧穩定)。而我也承蒙施瓊瑛老師的指導協助而漸漸適應教學。周牧師的胸襟氣度和施老師的熱誠無私,令我銘記於心。感謝主將她們放在我的生命中。
有一年,一位日本資深權威女教授來台交流指導,全台各幼稚園老師因此齊聚一堂。教授以「陽光、空氣、水」為教案,並請各校選一位代表作「教學示範觀摩」。當時我有幸被推派,感謝主,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竟在參賽中奪冠,由此奠定了日後教學的信心根基。
神愛每一個人,也給予我們不同的恩賜,所以當以感恩的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各司其職,各盡其力,作祂合用的器皿,以回報祂的恩典。我們幾位老師,從同一個起跑點開始任教生涯,在周牧師全家赴美後不久,各自走上神為我們預備的不同人生旅程。因著同受周牧師的關照、培育和感召,所以養成了認真負責的習慣,在工作崗位上用心教學,關愛學生且熱誠服務,彼此和睦相處至今,成為一生摯友。
施瓊瑛老師
民國57年,我應聘成為高雄新興教會幼稚園老師。因從小在教會長大,我熟悉聖經故事,喜歡音樂和唱歌,也能彈琴。畢業後從雲林鄉下來到高雄,在主任周淑慧老師的指導下,帶領幼稚園大班的孩子也算得心應手。
每天清早,主任帶領所有同工以詩歌、讚美、禱告開始一天的工作。回想當年的自己還非常稚嫩,既無工作經驗,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師訓練。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周牧師總是以愛心包容我的不足,耐心調教。最令我佩服和欣賞的是周牧師的創意,可惜自己沒有這份恩賜。周牧師看上去雖有些嚴肅,卻是溫柔而堅定,有智慧且有能力,為我們樹立了美好的師母典範。
民國63年暑假,我參加了青年領袖營會,在那裏接受上帝的呼召,從此獻上自己為主使用。64年就辭去工作離開高雄,開始了學習事奉的新旅程。
民國66年我和先生帶著女兒進入神學院,次年生下兒子。當時面對婚姻和生活中的挫折,經常暗自傷心流淚。記得周牧師第一次從美國回來,我們在臺北相見。她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說:「瓊瑛,你要喜樂」。感謝神藉著周牧師的提醒,幫助我不斷操練學習放下的功課,僅僅兩三年的時間,我經歷蛻變,成為一個喜樂的媽媽,也成為一個喜樂並熱愛事奉的師母。如今女兒、女婿、兒子、媳婦都在教會全職事奉。60歲那年為了陪先生去中國服事,我辭去教會女傳道的工作。目前除了參與女兒所在教會的服事,也在兒子主責的教會配搭事奉。
神使用周淑慧牧師成為我生命的祝福。她所留下的美好榜樣,深深影響了我,更幫助我穩健地走在事奉的道路上。過去50年來,雖然她遠在美國,但她的教導、關懷和鼓勵從未中斷。每年參加普世豐盛生命協會的餐會時,牧師的勉勵都能挑旺我的信心,激勵我更多愛主一點。願主保守幫助我,能盡一生的年日為榮耀主而活,忠心跟隨到底。
李惠美老師
1972年6月我從台南神學院幼教系畢業,8月就到新興教會幼稚園擔任教師。周淑慧師母是時任園長。每天上課前,周牧師會邀請老師和同工們一起跪下來,為一天的上課工作和小朋友的安全禱告,懇求主保守看顧。這種晨更禱告的操練從未間斷,直到學期結束,是我對那段時光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每學期中舉辦家長會時,周牧師都會發表演講,和家長們分享有關幼兒教養及親子關係培育等重要資訊;她的聲音輕柔緩慢,內容豐富精采,使聽者受益良多,頗得家長們好評。她自己也身體力行,培養了三個優秀的子女。
1973年周牧師一家即將赴美宣教前,我們幾位老師都非常不捨,時常吟唱「我不知明天將如何」這首歌,如今想來都是美好的回憶。
每當他們回到台灣,當年的老師們都會欣然前往敘舊,每一次都有美好歡樂的相聚時光。雖經半個世紀,彼此仍保持著親密的聯繫,在愛與恩典的團契中,享受上帝無比的祝福。
葉貞吟老師
高中畢業後我為了求得一份工作而向主禱告。感謝聽禱告的神,有一天接到周牧師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去新興幼稚園工作,就這樣我加入了這個甜蜜的,充滿神的愛的大家庭。
回首50多年前在新興幼稚園的點滴,神透過周牧師和施老師,月美老師及惠美老師栽培我,引導我走上一生蒙福的道路。我的內心充滿數不盡的感恩與讚美! 雖然後來各奔前程,但那段時光的美好記憶永遠留在我的心裏,難以磨滅。人生旅途中能有這樣一段甜蜜而美麗的回憶,怎能不數算神那奇妙無比的恩典?唯有感恩!
當年送別的場景似乎還歷歷在目。我們眼含熱淚,唱起熟悉的《我不知明天將如何》。一起共事的歲月一幕幕浮現在腦海,多少不捨和依依離情,都擋不住吳德聖與周淑慧兩位賢伉儷牧師愛主的熱誠和為主大發熱心的高遠理想。他們要展翅飛翔,接下宣教的重擔,拓展一片又一片荒蕪的原野,為此攜家帶口,不辭辛勞地開疆闢土,在遙遠的他鄉美國建立了多間教會,從宣教,慈惠到教育,不一而足:創設神學院、辦學校、孤兒院、兒童之家… 足跡遍及歐、亞、非各大洲,將福音的種子撒向貧困的異邦異族之民,直至穆斯林國家。
宣教工作雖艱巨,但周牧師及其同工們,多年來不屈不撓,有些甚至犧牲生命,將自己獻為活祭,也在所不惜。若非主愛激勵,這些和我們一樣性情的人,今日何以能成就如此偉大的事業。
主恩何等浩大!主愛何等高深!如今周牧師已九十高齡,仍靠著主的恩典、永不停歇地奮力前行,為贏得更多屬神的兒女而奮戰。願主呼召更多工人投入禾場,與普世豐盛一起同工,完成神所託付的大使命。
今年九月,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的師生們在院長劉孝勇牧師的帶領下,進行了為期十天的中亞短宣之旅。此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服侍當地兒童、青少年、大專生和大學生。這支由教牧同工、神學生組成的九人短宣隊,滿懷使命與熱情,在吉爾吉斯各類校園及青年中心與當地學生展開深度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