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Center.org

開啟新的屬靈財富
北美華神跨文化短宣之旅
Grace Li
首先,在行前準備期,老師們一直提醒我們要以尊重和學習當地文化為重點,把自己文化優越性放下,神學生應以觀察、收集當地文化為重點,思考並找到突破點。這些都幫助我改變眼光,明白我這次宣教,不是抱著優越感去改變當地人,而是抱著和平、尊重、友好、共存的態度,切實活出基督的愛。特別是聽到 Maria 夫婦介紹,當地的家庭大都父親出外打工,大約 85% 的孩子是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中成長。我聽後心裡很痛,眼淚不住的流。從我自身的經歷以及對父親缺失對家庭社會影響的瞭解,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特別是對青少年。所以當我向神禱告,求問這次短宣祂要我怎樣做時,神對我說:「帶著基督的心,用母親的愛去愛他們。」這成為我此行的目標。
因為不能公開講福音,當我看著孩子們天真美麗的臉,心想「母親的愛」此時能做什麼呢?想到孩子們因為父親的缺席,單親母親整日為生計忙碌,可能孩子很少能得到家長的擁抱。當我詢問領隊時,證實我的感動是對的。我就與同組的同工商量,盡力擁抱每一個我們服事的孩子。小一點的孩子除了玩遊戲外,可以把他們抱在腿上與其講話;大孩子就在見面或告別時擁抱。因為擁抱並不是中國人的習慣。幾天下來,大家都習慣了,也看到孩子們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開始信任我們。我就尋找機會,在擁抱同時,用半生不熟的俄語與孩子們說:「耶穌愛你,我也愛你。」
此行最大的挑戰,是沒有固定個人靈修時間。在宣教場上的時間序完全打破在家時的作息。我個人喜歡獨自禱告敬拜靈修開始每一天。而此行安排是從早到晚都要不停的與人講話或做事,沒有獨處安靜時間,這對於我是最大的挑戰。到兩周結束時,我也沒有完全調整好。這個掙扎從反面再次證實,宣教是神為主導,以祂的能力智慧為前提,人只是跟隨。如若每天不能與生命及智慧的源頭有充分的連結,汲取足夠養分;雖然忙忙碌碌,難免不落入靠血氣而做工。這是此行最大的體會之一。回想在這個階段所走過的每一步,從把基督的愛以擁抱的行動彰顯出來;利用各種場合、機會,用各種方法隨時傳揚基督的愛;在衝突中學習及成長;到反思自己的軟弱。這次短宣可以說給我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讓我操練,調整,反思及成長。
雖然信主近20年,但對大使命及宣教的理解始終停留在本地傳福音上。與北美中文教會大多數信徒一樣,認為向周圍的人傳福音就是完成大使命及參與宣教了。在神學院修宣教課程,使我從宣教學角度來重新理解宣教的定義;特別是對跨文化宣教的理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認識到跨文化宣教是宣教重要的部分,是每個信徒都應該參與的。這與耶穌關於大使命的教導一致,也是我參與此行的目的。這次短宣,是把理論知識與實地經驗相結合的過程。認識到跨文化宣教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向異文化傳福音。在吉國看到有那麽多年輕人,因為各種原因而掙扎。他們非常需要福音帶給其盼望。也瞭解到在穆斯林文化中傳福音,需要首先放下自身的優越感,以和平、尊重、學習的心態,與人建立真實的關係,用基督的心去愛他們。
感謝師母在我不知何去何從時,邀我參加普世豐盛生命協會的宣教異象分享餐會。我其實是帶著可以跟師母一起吃飯聊天的心態來赴約,原本對於「普世豐盛生命協會」是完全不知道,也不認識。準時赴會,遠遠就看見同工拿著手機幫忙連絡召聚。因為已預先通知桌號,很快就入桌坐定。
烏克蘭福音神學院已經服事眾教會將近30年了,然而2024年2月24日之後我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俄羅斯聯邦當天開始全面史無前例的侵略攻擊。俄羅斯軍隊距離神學院不到5英里,而神學院位於我軍和俄軍之間就像灰色地帶,所以我們的學生和教師有如被困鎖在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