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Center.org

普世豐盛生命中心/中亞宣教樞紐 洪士洲牧師
「上帝的國度」是基督信仰的一個核心概念,代表著上帝在全宇宙中的統治與主權,當基督徒順服上帝,就等於「接受上帝的管治」。上帝的國度是一個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是上帝的旨意在世上的完全實現。這個國度不僅僅是指一個實體的場所,而是包含了一種屬靈的實際和生活方式,上帝的國不是一個有形的國家,是所有的基督徒所進入的國度。耶穌在祂的教導中,常常提到上帝的國度,並呼召祂的門徒進入這個國度,過一種屬於上帝的生活型態,共同見證祂的榮耀。主禱文的內容:「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可發現耶穌所謂「上帝的國」是指在地上的社會,能實行上帝的旨意,如同在天上一樣。
上帝的國度與大誡命
根據《路加福音》10:27,耶穌教導我們:「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這是大誡命,是上帝國度生活的核心。當我們成為上帝國度的人,我們的生活應該反映這兩個方面:愛神和愛人。不久前舉行的全球第四屆洛桑大會 (Lausanne 4th) 的主題「讓教會一起宣揚並彰顯基督」強調說:如果全球的教會能夠美麗地「彰顯」出基督,我們「宣揚」基督的工作將會更加有效。筆者於幾個月前受邀在美國東岸一家華人教會,主領三天的「社會關懷 & 普世宣教」聯合年會,可見該教會對於福音的宣揚不僅強調要在本地和遠方同時的發展,且是要著重在實踐大誡命和遵行大使命兩方面平衡進行。筆者為該教會的國度胸懷而感恩!
上帝的國度與大使命
《馬太福音》28:19 記載了耶穌的另一個重要教導,即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這是一個普世宣教的呼召,要我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向萬國萬民傳揚福音,使他們成為耶穌的門徒。筆者自從四十多年前來美留學並有機會經由校園福音團契而信耶穌,接著十多年在高科技界就職期間有幸被不同的屬靈導師帶領一起追求並共同成長。筆者回憶過去三十年在教會裡從聽聞 「有關宣教」進而嘗試「接觸宣教」,期間甚至完成神學裝備,卻仍然對宣教的定義與實踐「似懂非懂」,直到順服神的呼召,全家五口接受差派 ( 當時三個孩子分別是 10, 8, 5 歲) 搬離美國加州,遷移至一個發展中的前蘇聯共產開放後之穆斯林國家「實際從事宣教」( 唉!雖不配卻是神的帶領),邊做邊學習,一邊在工場體驗跨文化,一邊在教會圈裡推廣及動員宣教。並且有機會與神同工,培育新鮮的國度人及新生代的宣教士,或是進入職場或是踏入宣教工場。雖然在過程中累積了不少失敗的經驗與無奈,但更重要的是在此宣教旅途中多一點認識神。這個寶貴的經歷實在太值得了,但先決條件是要走出去,這也包括要從 「心思意念」走出去,從接受大使命的認知到建立大使命的思維,到回應大使命的呼召,進而跨出大使命的腳步付諸行動。
國度的生命與生活的實踐
作為國度的人,我們需要活出國度的生命,並投入國度的事業。這意味著我們的生活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神的旨意為中心。我們的時間、資源和才能都應該用於神的國度。這包括在本地和外地的宣教工場中推廣福音事工,促進教會的增長和繁殖。
宣教不僅限於地理上的拓展,更在於心靈與文化的溝通與融合。動員基督徒參與宣教事工,無論是在本地還是遠赴他鄉,透過不同的方式和管道,將祂經由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為世人贖罪被釘十字架,死後三天復活的真理,傳揚給更多尚未聽聞福音的不同文化族群。正如《馬太福音》24:14 所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宣教學有一個新名詞,把普世(Global) 與本地(Local) 合併為 Glocal 翻譯成「普世本地化」。我們華人教會在本地應該跨越民族的四牆,關心萬民,從同文化事工擴大至跨文化事工。今天,萬民非在天涯海角,也非地極。在全球化的大洪流下,今天的萬民都在流動,他們已到了我們身處的門口,宣教的工作立刻始於足下!
宣教教育與跨文化訓練
為了更有效地推動國度事工並培育國度人,我們需要在教會和神學院的範疇內提供宣教教育和跨文化訓練。這不僅能裝備信徒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宣教過程中的挑戰。透過這些訓練,我們可以動員更多的基督徒參與宣教事工,親眼見證耶和華在各國各民中的作為。
筆者於2014 年開始首先在美國華人教會界推廣一國際性的宣教培訓課程,直至全球許多地區都相互呼應,筆者除了與幾位教學同工代表普世豐盛生命中心至各地開課並結業了超過1200 位學員,同時也有機會培育了多位華人教會和機構及神學院界的負責同工,讓他們能夠更廣泛的在其所屬的領域裡提供此宣教培訓課程,延伸國度事工,帶來眾教會機構間的合一。
短宣事工與靈命成長
參與短宣事工不僅能使我們更了解神的心意,也能促進我們個人的靈命成長。當我們將自己置於宣教的前線,面對各種挑戰和困難時,我們的信心和屬靈生命會得到極大的鍛煉和成長。
疫情之後,我們經歷到神興起新一波有國度異象的教會,由牧者率領教會長執同工組隊,前往筆者所負責的中亞宣教工場去服事當地的福音未得之民。參與的每位短宣隊員不僅與神的關係更加親密,亦藉由目睹耶和華在萬國萬民中的作為而更加明白大使命的重要,進而全面地動員自己所屬的教會長期的投入,同時也藉由參與跨文化短宣強化了該教會的門徒訓練及領袖訓練,可謂一舉數得啊。另有一華人神學院由院長親自帶隊前往中亞宣教工場服事,不僅帶來雙贏的果效,返校後引起了極為顯著的迴嚮及連鎖效應,帶動了該校的轉化及更新,深信因此將會培育更多有國度負擔及大使命願景的傳道人。
培育國度人的方式
通過宣教教育與跨文化訓練,加上參與各種宣教事工,我們能夠培育出更多的國度人,並在他們的生命中塑造出一種宣教的生活方式。這意味著他們不僅在教會內、在職場上、被差派到宣教禾場裡,都能夠時刻思想並活出宣教的生命,與神同負使命。更勿忘禱告,誠如《馬太福音》9:38 提醒「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
每個基督徒都有神所賜予的恩賜和技能,這些恩賜和技能可以用於神的救贖計劃中。無論我們的工作、專業或職業是什麼,都可以策略性地為我們提供宣教的機會,滿足神救贖萬國萬民的心意。
不同型態的國度事奉之特質及目標,能夠發揮出基督徒在社會不同範疇之領域中的獨特影響力,涵蓋有:家庭、宗教、教育、媒體、娛樂、商業、政府、醫療、科技、服務、勞工等領域。透過在這些領域中的服事,我們每一位屬神的兒女,都將以國度人的身分,活出國度的日常生活,參與投入國度事業,都將可以有份於帶動社會的轉化,成為國度的延展,使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和接受耶穌基督。Dr. Ralph Winter 提醒說:「不一定所有人都被召作宣教士,然而我們都接受了亞伯拉罕的召命。」 意思就是說,我們每一位神的兒女若不是宣教士,就是投入支持及參與宣教事工。我們不可以坐視不理,讓別人來完成工作,我們必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可成為地上萬族的祝福。
結語
上帝的國度是一個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屬靈實際,是每一位基督徒所追求和生活的目標。當我們作為國度的人,從事國度的事業,活出國度的生命,遵照主耶穌的教導活出大誡命,並投入實踐大使命,我們將會看到神的國度在這世上不斷擴展。我們的靈命將更加成熟,並能夠帶領更多人進入上帝的國度,與神同( 負) 赴使命。讓我們發揮神所賜予的恩賜和技能,在各個領域中成為光和鹽,見證上帝的大能與愛。
當我們提到成為國度人時,不能忘記那些為神的國度而奉獻一生,隻身前往異國他鄉作宣教士的先輩們。彭蒙惠老師作為早先的歐美宣教士,奉差來到遠東。她以生命為祭獻給神,將救恩傳給普世華人。隨著彭老師於去年八月安息主懷,其所代表的宣教時代也暫告一個段落 …
2024年10月,新澤西美門華人基督教會一行九人,展開了為期10天的中亞吉爾吉斯短宣之旅,在這次難忘的短宣旅程中,他們不僅服事了當地青少年和大學生,更以醫療服務事工,解除了當地部分居民和宣教士的病痛,為他們帶去了身體和心靈的雙重福音。以下是九位短宣隊員的精彩見證。